菜单


联系作者

联系人:吴正杰
手 机:13937423078
    15637440870
Q Q:811407567

隶书的横势论


发布时间:2015-04-24 11:12:28 浏览量:11349


一、“势”的解读

许多关于“势”的词汇,比方:必然、势能、实力势利眼、势不行当、势在必行、局势、局势、气势等等。在书法艺术中有“纵势、横势、气势、笔势、体势”等等。那么,“势”的运用之多,有什么样的含义呢?

1、文字学关于“势”

“势”字在《说文解字》中无,所用之时均借用“执”字。《说文》:“执,捕罪人也。从丮,从、亦声。”《说文新附》:“势,盛力,权也。从力,执声。”郑 珍新附考:“势,经典本皆借作执。古无势字,今例皆从俗书。《史》、《汉》尚多作执。《外黄令高彪碑》、《先生郭辅碑》并有势,是汉世字。”“势”在《汉 语大字典》中的意思:权势、局势、力气、位置、姿态、情势等。

2、古代书论、画论中的“势”

东汉蔡邕在《九势》中有“夫书肈于天然,天然既立,阴阳生焉,阴阳既生,局势出矣。藏头护尾、紧駃战行、横鳞竖勒”等。蔡邕《九势》多从用笔方面论说。崔瑗《草势》云:“绝笔收势,徐蜒纠结。”唐和尚贯休《观怀素草书歌》云:“势奔腾兮不行止,天机暗转矛头里。”

3、从书写时运笔的速度来论说“势”。

北宋黄庭坚《山沟题跋》评柳公权帖“笔势来往如铁丝羁绊,诚得古人用笔意。”从笔意论说“势”。势是活的,经过有形的笔画来体现势的强弱往回,因而山沟说 “铁丝羁绊”,其势畅而往复,其力劲而沉厚。综上所述,文字学、古代书法、绘画理论中的“势”,共同点在于“力”,即力气、力度。在书法艺术中对于力气、 力度的寻求,一直是放于审美的榜首位,是评估书法艺术的榜首要素。那么“势”有书法艺术中的内在是什么呢?

二、书法艺术中“势”的内在

书法是凭仗笔、墨尽情挥洒,在所书写的材料上留下书写的痕迹,可以从中看出时刻与空间的结合。点画在时空里弹性,构成快慢,或断或连,充满着力气,包含着 书者的情意。一点一画在提按抑扬当中,力气天然生发,随着上一笔完毕下一笔的开端力气得到引导,流动在字里字外。这即是书法中的势。因而,书法中“势”有 四个方面:运动、高度(落差)、速度、力气。

1、高度

高度是着眼于纵向空间而言,在书写动作上体现为提、按、抑扬。高度是毛笔在书写时提按的空间,一笔以内的势便在此生成。这个空间的构成:一笔锋间隔纸面的 凹凸(与长锋短锋各所写书体有关系),二执笔的凹凸,三写字坐与与站的姿式。一个合理适度的空间决议着势的生成,要害在提按之间运用笔锋的深浅。

2、运动

书写时随手臂挥动毛笔在手中前后摆布上下,各个方向运动。如米芾之书“八面出锋”。可想见,他手中挥动的笔风驰电掣,气吞五湖四海。如若只求高度发生落 差,而没有平面的运动,依然处于一个圆点内上下的运动,不能写成字,更不会有“如龙跳天门,虎卧凤阙”的气象,也不会有“扬波振激,鹰踌鸟震,延颈协翼, 势似凌云”的感染。运动的要求是书写时有速度,即快即慢,构成节奏。

3、速度

不管何种书体都有必定的书写速度,或许与之相应的速度,即行笔的快慢。速度在书写时有快有慢,方成节奏。有人说“书法是节奏化了的天然”。例如怀素作草 “粉壁长廊数十间,兴来小豁胸中气。遽然绝叫三五声,满壁纵横千万字”。楷行篆隶草五体中草书最能体现速度。对怀素作草书描绘多有夸张,其书写速度不会慢 的,看他的《自叙帖》能想见挥毫之时,奋笔疾书。

4、力气

力气是书法审美中最为主要的评估要素,也是书法艺术中“势”的基地内在。前面所说的“高度、运动、速度”都是为字内力气的生发、储蓄而作衬托,如锥画沙, 鞭辟入里。力气不是身强体壮之“蛮力”而是万毫齐力之“巧力”,是字内点画气韵的感染。写出的字之所以有力,笔画强健如龙,需要必定高度蓄势、需要必定速 度发力。有力气,才有气势,字才不弱。字中方有“鹰隼乏彩而翰飞戾天者,骨劲而气猛也”、“朔风动秋草”、“怒猊抉石,渴骥奔泉”之意。

三、隶书的独特性——横势

隶书是正书中一种,由篆书而来,主于静。但是它与草书并存,互为生发相互影响。随时刻开展,古人发明,各有特性。以东汉老练时期原刻为例,隶书的特征:蚕头雁尾、掠笔波磔,字体扁平,摆布舒展,中宫紧收附近倒闭,由篆书的用笔圆势结体纵势演化为隶书用笔方势结体横势。

1、横势

由篆书纵向而圆活的势打破,演化为隶书收敛纵向笔画而放逸横向与斜出的笔画,成为篆书纵势审美以后又一典型。

隶出于篆。从篆隶体势来看,一对尖利的对立在书体演化中,从笔画与构造上逐步得到结合,由篆书体的“纵势”演化为隶书体的“横势”。以“尽、丞”二字为例。

2、隶书横势的体现

隶书横势主要表如今波画、掠笔由字的基地向摆布舒展,弱化纵向扩展的笔画,令横向笔画之势更强。如此隶书较于篆书为方形、扁方形。在隶书著作中大有些字宽 度(横向)善于高度(纵向),简直每一个字都有清晰的隶书标志性的笔画。“鸟迹之变,乃惟佐隶,蠲彼繁文,从此简便。”因其简便“厥用既弘,体象有度”, “焕若星陈,郁若云布”。“修短相副,异体同势”,在著作中有笔有势,气味相贯,给人以“纤波浓点,参差其间,若钟虡设张,庭燎飞烟,崭岩嵯峨,高部属 连,似崇台重宇,层云冠山,远而望之,若飞龙在开,近而察之,心乱目眩,奇姿谲诡,不行胜原”。别的,在书籍碑文中有少有些字夸张纵向某一笔,以肥壮局面 完毕,如碑文中《张景碑》、《石门颂》,墨迹中亦为多见。隶书开展老练后,在规矩上普遍是字距大于行构成字间疏朗行间绵密的气势,横势体现更为激烈。在一 副著作中当笔画多的字与笔画少的字在一起时,比照不同于楷书激烈。

综上所述,“势”的生成有必要具有高度、运动、速度与力气四要素。“势”在书法艺术中是力气的体现。隶书由字的基地摆布延伸出掠笔与波画,体现为横向,成为 篆书纵以后的又一体势。隶书由篆而生,变纵势为横势,破圆势为方势。隶书典型性的掠笔、波画从字基地部把实力之气引向下方摆布回环向上,字里字外,气韵因 形而生。